近日,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迎来一场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国际著名心脏电生理专家、美国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电生理学主任Luigi Di Biase教授应邀到访,围绕房颤脉冲电场消融(Pulsed Field Ablation, PFA)技术展开深度交流。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副院长周亚峰教授,心内科陈弹主任医师,赵良平主任医师等多位专家共同参与了此次学术交流。会议伊始,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副院长周亚峰教授对Luigi Di Biase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此次国际学术交流对于医院心血管内科发展意义重大,期待通过此次交流,促进双方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作为国际心脏电生理领域的顶尖专家,Luigi Di Biase教授在讲座中深入阐述了欧美国家使用脉冲场消融(PFA)技术的现状,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的宝贵经验。他详细介绍了PFA技术的学习曲线,从初涉领域到逐渐掌握,每一个阶段的分享都为在场的医护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素材。此外,他还系统地讲解了PFA技术的标准流程处理,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随后,进入到讨论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专家们围绕PFA技术展开了深入探讨。针对不同PFA产品之间的差异,PFA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PFA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效率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与讨论。
Luigi Di Biase教授指出,与传统的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技术相比,PFA技术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传统消融技术可能会面临一些组织损伤风险和操作复杂性的问题,而PFA技术则通过其独特的能量释放机制,能够在有效消融心律失常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在有效性方面,PFA技术在多种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与传统技术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一些复杂病例中表现更优。尤其是在手术效率上,PFA技术的快速消融特点使得手术时间显著缩短,这对于患者来说,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和风险;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患者的术后管理和复杂病例的研究上。
在交流会尾声,周亚峰教授对本次学术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他表示PFA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再次感谢Luigi Di Biase教授的学术分享对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的启发和帮助。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对PFA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为今后在临床中更好地应用该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希望通过持续交流与合作,帮助医院心血管内科事业迈向新的台阶,为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今后也将持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紧跟学科前沿动态,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守护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不懈努力。